【內容簡介】
《
山長水闊知何處》在這本別具一格的圖書中,作者已頗顯大氣、豪邁又是抒情浪漫的文字,結合歷史文化名人的經典詩詞,解讀了
溫庭筠、晏殊、
歐陽修、
王安石、蘇東坡、
黃庭堅、周邦彥、李清照、姜白石九位中國文人的曲折命運和他們在歷史風雨、困境中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此書可以說是作者《故國行吟》一書的續篇。這種既是文化散文又似歷史小說的文體,閃爍著作者從人文審美角度出發的較為高遠的人生感悟和較為敏銳的文化感知,做到了史中有文、文中有史,歷史的魅力與文化的厚重,在年輕的作者筆下,化成了一道道韻味悠長的人文風景。
後記
這本書陸續寫了半年,我幾乎把它當成文學史來寫了,然而它裡面終究還有小說或散文的筆調,與那種文學史的嚴肅風格還是相去甚遠的。我相信每一個寫作者在創作時,都有體裁創新的意識,我寫的時候就努力地往小說與散文相結合的路子上走,寫成了一看,還真是些奇篇怪什。這樣創作的結果是,小說家往往認為你不會寫小說,而學者又往往以為你寫得太小說,也罷,“文無定體”好在古代已有人說過了,這裡我做個小嚐試。
相對於其它工作來說,寫作還是件幸福的事。儘管我也曾同一些朋友說起過自己創作時的狀態,數月蓬頭垢面,不知晨昏,可畢竟自己是在獨立地經營和編織藝術自留地。象雕塑家或者畫家一樣,寫作者也同樣會在藝術面前費盡心思,忘乎所以——佛教裡面便講究一個“忘”字,文學創作在我看來,也恰恰是在俗世之上給作者提供一個“忘”的機會,創作者投入得越徹底,相信得到的也會越多些。
關於這本書,需要感謝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郟宗培先生、責編修曉林先生的關心與支援。
最後,把這本書獻給我的讀者朋友們,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和關心。
《 山 長 水 闊 知 何 處》